附二医院试管婴儿(华西附二院试管婴儿挂什么科)

1978年7月25日23时47分,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在英国奥尔德姆市医院诞生,被称做“世纪婴儿”。路易丝•布朗的诞生被认为是继心脏移植成功后医学上的又一大奇迹。

微信号:16717120005
试管助孕生子包成功
复制微信号

1987年6月7日,我国首例供胚胎移植试管男婴在湖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降生,卢光琇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从中国首例供胚移植的试管婴儿至今,卢光琇“孕育”了14万多名子女,被称为“送子娘娘”,中国试管婴儿之母。

卢惠霖:我要等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了再死

试管婴儿在医学上的解释是这样的: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这项技术是伴随体外授精技术的发展而来,最初由英国产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和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合作研究成功。

1978年7月25日23时47分,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在英国的奥尔德姆市医院诞生,被称做“世纪婴儿”。路易丝•布朗的诞生被认为是继心脏移植成功后医学上的又一大奇迹。

80岁老太卢光琇:“试管婴儿之母”预见你想象不到的未来

90年代中期卢光琇教授显微镜下做试验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心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为这个时代做了定点,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神州大地。这一年,被称为被称为“湘南一把女刀子”的外科医生卢光琇从外地调回母校湖南医学院,一边照料父母生活起居,一边在局部解剖——外科手术学教研室任教。

1980年,卢惠霖已经80岁,改革开放,百废待兴。这位中国医学遗传学和中国人类优生学的奠基者对女儿卢光琇说:“你要加快步伐,努力做研究,我一定要等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了再死。”

不久,在父亲的指导下,卢光琇开始着手中国的试管婴儿研究。

80岁老太卢光琇:“试管婴儿之母”预见你想象不到的未来

卢惠霖

建立中国第一个精子库:首例捐献者是老公

1981年,卢光琇创建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

改革开放初期,“精子”在国人的谈话里属于敏感词,建立精子库的时候,卢光琇号召同事捐精。对于这件事,那会儿的男同事扭扭捏捏,第一例做实验的精子来自于卢光琇的老公。

“当时给了我老公一个试管,他也没犹豫就答应了。他当时已经四十岁,我拿着他的精子去检测,发现精子质量很好。现在中国男性的精子质量平均不到三十岁就不太好了,这和当下的生活习惯有关系,熬夜、喝酒、抽烟,这些都对精子质量影响很大。”

80岁老太卢光琇:“试管婴儿之母”预见你想象不到的未来

1983年卢光琇(右一)构建的早期改良冷冻精子库

1983年1月16日, 卢光琇指导的中国首例冷冻精液人工(体内)授精婴儿作为传统生育观的挑战者诞生了,精子库和人工授精技术,解决了男性无精症患者及男性家族遗传病患者的生育问题。

1987年,卢光琇担任国家“七五”攻关重点课题“人类体外受精一一胚胎移植”的湖南医科大学课题组负责人,主持体外受精研究。次年6月5日,湖南省首例(全国第二例)试管女婴在湘雅医院降生,到6月7日,我国首例供胚胎移植试管男婴在湖南医科大学附二医院降生。三天内降生两例试管婴儿,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科研成果,卢光琇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0年代,卢光琇建立畸形精子分离术,诞生世界首例畸形精子分离术后的正常孩子,供精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为23%,供精“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率由不到5%提高至6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卢光琇终于完成了父亲的心愿,从中国首例供胚移植的“试管婴儿”至今,卢光琇“孕育”了14万多名子女。

80岁老太卢光琇:“试管婴儿之母”预见你想象不到的未来

卢光琇怀抱首例超快速冻存供胚试管婴儿

随着技术进步,年轻人的生育观也在发生改变。生孩子是人类共同的大事,从早生多生,到晚婚晚育,到当下年轻人挂在嘴上的“丁克族”。生与不生,如何优生,生不生二胎,生了养不起不如不生,这些成为近几年热议的话题。当年40岁的徐静蕾“冻卵”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利用技术补救晚育的年纪,关于这点卢光琇有自己的看法。

“我很赞同这种做法,现在我们国家的法规里没说不可以冻卵,没说不可以冻精。很多女性在适合生育的年纪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时间过了,35岁到45岁是更年期,45到50岁是经绝前期,50岁到55岁就绝经了,女性就没有卵子了。女人一生就排500个卵,排光就没了。进入更年期以后,第一个,卵子数目会减少,第二个,卵子会发生染色体的变化,造成她生出的孩子是有染色体的异常。所以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把它冻存起来,以后风险就小一些。所以现在我们也鼓励这个生殖保险。”

80岁老太卢光琇:“试管婴儿之母”预见你想象不到的未来

2012年诞生国际首批经全基因测序出生的PGDPGS试管婴儿

2019:未来医疗,希望每个人能健康、优雅地老去

早在五十年代的《新湖南报》上就有关于卢光琇的报道。

“我记得当时报纸上有一小块,叫《看英雄人物,还属今朝》,说的是横渡湘江的事。我是第一批横渡湘江的,父亲非常鼓励我运动。”

2019年,卢光琇刚好满80岁,她的状态非常好,全然没有一点八十岁老太太的影子。大冬天的日子,年轻人里里外外裹了几层仍惧冷,卢光琇穿着一件薄羽绒服和一条棉裤就来医院里上班。卢光琇最喜欢向人展示手臂上的肱二头肌,这都是她这些年练出来的。无论冬夏,每天早上,她穿着背心在楼梯上下来回跑, 然后去辅助健身器材上做100次仰卧起坐。

除了健身,还有早睡早起,早餐吃自己做的。

“我晚上尽量11点前睡觉,保持6小时的充足睡眠,这样一天都会精神了。每天早餐吃得很营养,7点左右到办公室开始煮面,用家里带来的高汤加一把青菜,再配一杯牛奶,一个鸡蛋。我这些年吃米饭少,吃了血糖容易升高。”

80岁老太卢光琇:“试管婴儿之母”预见你想象不到的未来

一晃40年,凭着健康积极的身体状态,80岁的卢光琇仍在工作。在时代的巨大变革下,她提出一个新医疗理念——未来医疗。

未来医疗借助智能手机和不断广泛覆盖的网络,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快速访问个人医疗数据,成为自己的医疗健康专家。患者能参与自己的健康与慢性病管理,或许是实现“健康中国梦”的根本出路。

未来医疗落在实处,需要搭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事业链,涉及到十个基因组学,从个体生命的开始到结束都能够试用。它涵盖了从备孕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疾病的监测预防,尤其是癌症和重大疾病的防治,以及分子诊断等,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的作用。让人从出生到老去,都能够被整个链条覆盖。

80岁老太卢光琇:“试管婴儿之母”预见你想象不到的未来

“帮你怀、帮你生、帮你健康地成长、帮你存、帮你治疗,让大家都能健康的活到100岁。”让大家健康的活到100岁成为卢光琇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我觉得我不老,我爸爸当时开始做试管婴儿也是80岁,我现在也是80岁,我的身体很好,应该还能再做几十年,把这个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链条做好。”

科学在于永无止境,一直探索新的可能,突破人的极限。生殖对于她来说只是第一步,干细胞技术研究是卢光琇研究的重点。“现在胚胎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肝癌、肝脏遗传病、急性肝坏死等多种肝脏疾病。现在药品已经通过中检院的检测,各项技术都在申请中了。”

卢光琇自己是干细胞技术的受益者,这项技术除了能防治疾病,还能延缓衰老。“我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好处,像我一样,健康、优雅的老去。”

80岁老太卢光琇:“试管婴儿之母”预见你想象不到的未来

来源:长沙客

统筹 | 肖世峰 曾力力

策划 | 杨抒怀 任峰磊

主编 | 舒月

视频 | 中信湘雅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腾讯·大湘网新闻中心出品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