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江门一般试管婴儿几次成功

近年来试管婴儿江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依托江门市集聚新时代人才,建设人才强市政策,积极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大力引进优秀医学博士和博士后,健全医学人才保障、产学研激励机制,促进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进江门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试管助孕生子包成功
复制微信号
一、以人才为支撑打造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16年12月,市妇幼保健院与暨南大学合作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在医院业务用房紧张试管婴儿江门的情况下,腾出职能科办公地方近2000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2000多万,建设医学遗传中心。

我院医学遗传中心团队
2017年投入建设资金2000多万,成立生殖医学中心,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试管婴儿)技术。

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团队
医院以医学遗传中心和生殖医学中心等“两个中心”为支柱,打造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试管婴儿”培养室
基地建立后,市妇幼保健院抓紧制定《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暂行规定》。一方面,为配合医学遗传发展需要,引进唐佳博士后团队加入试管婴儿江门;另一方面,从暨南大学柔性引进在站博士后唐晖开展HCMVpUL49通过IRS-1/mTOR信号通路调控宿主细胞自噬的机制课题研究。与此同时,医院柔性引进特聘美国纽约知名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教授和辅助生育中心实验室责任人担任生殖医学中心高级专家顾问,充分发挥特聘专家教授的科研特长,助力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研究。

领/军/风/彩-医学遗传中心主任 唐佳
二、以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市妇幼保健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站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学术成果丰硕。唐佳博士后被评为2017年江门市首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其团队填补我市医学遗传领域的空白,先后发表论著24篇,其中SCI文章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优生优育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门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在粤西地区乃至全省均有一定的影响力。

江门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颁奖仪式(唐佳 第二排左二)
(二)多项研究创新项目获得资助。2017年,在站博士后团队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病筛查和诊断项目,获江门市人民政府资助科研经费100万元,医院配套对应资助100万。2017年江门市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启动类项目:“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基因研究” ,获资助1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TJP2基因突变在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致病机制研究(81600404),获资助17万元;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2批面上资助“新TJP2基因突变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作用”, 批准号:2017M622916,资助5万元。
(三)实际应用效果好。2018年1月13日,一名女婴在妇幼保健院剖宫产出生,出生后可爱正常。第二天,家长感觉孩子反应有点差,马上送院检测,医生发现小孩神志欠清,反应差,四肢肌张力高。医生立即组织会诊,对小孩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检查结果排除颅内感染引起。第三天,医生发现孩子的血氨很高,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提示“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情况,孩子出现2次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心跳。第四天,孩子已经脑死亡,预后差。医生已向家人详细交代病情,家长签字放弃治疗,办理自动出院。但后来,家长想不通,纠集亲戚朋友来医院讨说法,认为医院治疗水平差,造成医疗事故,要求医院承担责任。医院联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唐佳博士从遗传学方面,研究患儿病因。唐佳根据病史,立即利用串联质谱进行血液遗传代谢病46项筛查,结果阳性。同时,进行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利用医学外显子组测序基因检测。发现孩子携带CPS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3136C>T和c.3405-2A>G,确诊为甲酰磷酸合成酶1缺乏症(GPS1D),后对家长进行遗传咨询,家长明白并不是因为医院治疗水平不行,而是孩子患了死亡率在中国接近100%的遗传病。家长态度发生转变,不再对医院进行医疗投诉。同时,为确保将来优生优育,家长请求博士后团队为其进行血液基因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孩子母亲携带c.3405-2A>G突变,父亲携带c.3136C>T,如果再生育孩子,则有四分之一再生这种小孩。庆幸的是可以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和产前诊断生育正常的孩子,全家人对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表示感谢,特别感谢唐佳博士后精湛的医技。
唐佳博士后团队协助医院开设江门市首家精准医学门诊,开展江门市首家无创产前筛查、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开展叶酸代谢、酒精代谢、G6PD缺乏症、脊肌萎缩症、CNV测序、耳聋基因筛查等30多项基因检测项目,每年为江门市避免1000多例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为100多例罕见遗传病患儿确诊病因。
三、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科研生活保障机制
为实现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流得动、服务好”,市妇幼保健院积极落实市人才政策:一是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政府建站补贴30万元主要用于科研经费,及时发放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15万元;二是在兑现政府扶持政策基础上,医院发放相应的购房补贴或安家费,并给予相应额度的科研经费;三是优先考虑博士和博士后人才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学习培训等方面,协助安置配偶就业、办理子女入学入托问题等,全面开展高层次人才关心关怀行动。

今年,江门市出台了人才强市“新四十”条,市妇幼保健院将借助人才政策新优势,深入开展医院学科建设和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增强医疗服务综合实力,以高层次人才带动业务全面发展,造福江门市民百姓,助力健康江门、幸福江门建设。
【相关链接】
2019年,江门市出台人才强市“新四十条”,9项人才引育计划和1项保障措施将全方位启动。其中,博士博士后人才汇聚计划将助推博士博士后人才引进。一是加强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建设,对建立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创新实践基地,分别给予建站补贴5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设站单位(基地)每新招收1名博士后,给予3万元工作补贴。二是对在站博士后,每人每年给予不低于15万元生活补贴。其中,台山、开平、恩平市博士后再给予每人每年20万元生活补贴。全球排名前300名的高校引进国(境)外博士毕业生到我市从事博士后工作,每年给予30万元生活补贴。三是对引进的博士、博士后,免费入住人才公寓(驿站)或享受最高4500元/月的租房补贴。四是对博士和出站博士后到市直和蓬江、江海、新会、鹤山工作的,分别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生活补贴;到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工作的,分别给予20万元和30万元生活补贴。对国(境)外引进的再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 在我市购房的,分别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购房补贴。全球排名前300的高校引进国(境)外的博士毕业生来我市从事博士后工作,出站后留在我市工作的,给予40万元购房补贴。五是对为我市招收博士后的高校导师或为我市招收博士生的导师,每新招收1名博士后或博士生,给予3万元的工作补贴。六是对柔性引进的在读博士和导师,分别给予2万元和3万元生活补贴。
—END—

点击在看即可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