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为音乐奔忙奏响民族之音(创作者谈)

永为音乐奔忙 奏响民族之音(创作者谈)
永为音乐奔忙 奏响民族之音(创作者谈)

  2012年,厦门爱乐乐团赴俄罗斯访问演出,郑小瑛执棒指挥。  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供图

微信号:17027022222
试管助孕生子包成功
复制微信号

  7月1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时代华章・铸就辉煌――七一交响音乐会”上,我与老朋友、钢琴演奏家殷承宗联袂演出了钢琴协奏曲《黄河》。7月6日,在北京中央歌剧院新剧场开幕音乐会上,我执棒奏响《红旗颂》。短短一周,往返南北两个城市,奔波于排练场、音乐厅、歌剧院与机场,行程紧密。93岁之际,还步履匆匆,仿如我音乐人生的缩影,永远在路上,永为音乐奔忙。而《黄河》与《红旗颂》,这两首奏响中华民族与中国之音的交响曲,则如副歌般在心头回响,时间愈久,余韵愈发悠长。

  践行音乐理想:

  “音乐源自人民,音乐应当为人民共享”

  1951年,我跟随中央派出的少数民族访问团深入大苗山、大瑶山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大家翻山越岭后休息时,我总是拿着小本,漫山遍野找当地人学唱山歌。这些山歌真美啊,凝聚了地道的民族风情与质朴的民间智慧,曲调或高昂激越,或婉转柔美。我拉着手风琴为他们伴奏,与他们同声高唱。音乐就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的语言。这些来自民间最原始、最真诚的音乐,令我深切体会到,音乐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应当回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服务。

  1979年深秋,阔别舞台十几年的歌剧《茶花女》在北京上演。作为外来艺术,歌剧对于当时的观众而言有些陌生,需要培养观众,音乐工作者要承担起这个责任。于是,我精心构思,准备了20分钟的讲稿,背着录音机,拿着总谱,肩扛手提,挤公共汽车,提前来到剧院,为观众做讲座。从“20分钟音乐讲座”开始,我又把音乐讲座带进校园,甚至在交响音乐会上边讲边演,坚持了40多年,向大家普及西方古典音乐知识,深受欢迎。有人甚至专门买票来一遍遍地听讲座!许多人给我写信说,通过讲座,爱上了音乐,改变了人生方向,还有人从普通工人成长为职业音乐人。

  1990年,我和朋友们组建了由女音乐家组成的“爱乐女”室内乐团。这是我国第一个志愿者乐团,6年时间,酷暑严冬,大家不计报酬地在各地校园演出了241场,让青年学子们在流行音乐的大潮中,有机会欣赏到中外经典音乐。多年后,我率团在旧金山演出,“硅谷”的华侨华人为我组织了包含华人洋人共200多人的合唱团,参与互动演唱。其中许多人都是“爱乐女”的观众,遥远的时空并未冲淡音乐曾经带给他们的启迪与感动。

  大众需要音乐,需要不同文化的滋养,艺术家不要摆架子,你多付出一点,帮大家捅破那层貌似神秘的窗户纸,就能换得他们的理解与尊重。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请我去讲党课,我对他们说:“孩子们,我们不能只向往布满鲜花和掌声的指挥台,很要紧的一点是,我们不能忘记,音乐源自人民,音乐应当为人民共享。”

  传播中国民族音乐:

  “你有心来俺有情,唔怕山高水又深”

  1961年,在克里姆林宫剧院,我指挥了人生中第一场交响音乐会。《春节序曲》《瑶族舞曲》《黄鹤的故事》……听到中国音乐在外国舞台奏响,我热血沸腾。从此,只要有机会在国外演出,我一定要演中国作品。音乐作品不仅包含了技术,更凝聚着民族精神,音乐工作者要把这种精神介绍给全世界,要理直气壮,要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2000年,我第一次回到父辈的祖居地――闽西永定,见到了壮观的永定土楼群,心中感慨万千,涌起创作一部融合现代交响乐与古老土楼文化音乐作品的想法。在与作曲家刘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