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文物医生”:妙手匠心修复文化遗产
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援助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建筑群修复项目……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许言和团队参与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系列文物保护合作项目,见证了中国文保团队付出的艰辛和产生的积极影响。
试管助孕生子包成功
复制微信号
乌兹别克斯坦阿米尔・图拉经学院修复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乌兹别克斯坦阿米尔・图拉经学院修复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尊重文物特性 凸显文化灵魂
中亚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坐落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花剌子模州的希瓦古城,曾是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镇,文化历史积淀厚重。由于文物古迹众多,希瓦古城也被誉为“露天博物馆”。1990年,希瓦古城的伊钦・卡拉内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因为年久失修,希瓦古城部分建筑受损严重。
许言告诉人民网,中国文保团队到海外修文物时,会借鉴先前在国内文物修复的一些经验,同时,在项目实施前会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详细的勘察,包括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工艺材料、宗教背景等,并与当地专家交流,找到最合适的方案。“每一个文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文物。其次,文物维修有不可逆性。一旦出现修坏的情况,是难以复原的。我们每接手一个项目,去海外修复别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抱着尊重和学习的态度。熟悉和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也是不断丰富经验的过程。”
乌兹别克斯坦阿米尔・图拉经学院与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间场地环境整治前、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北门区域环境整治前、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他表示,中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排名位居前列的文物大国,文物种类齐全,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物形态多样。“这种文物保护经验的积累,为我们开展文物援外工作提供了基础和底气。中国文保团队有能力、有自信做好文物援外工作。”
许言和他的团队每做一个援外项目,都会为当地培养一批懂得维修当地文物的工匠。修复过程中,他们和当地的工匠们进行深入沟通,讨论如何去实现文物真正的内涵,怎么去凸显文化的灵魂。通过项目实施,当地的传统工艺技术得到了传承和保护,也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
惠及当地百姓 促进民心相通
文物修复工作不仅是修复文物本身。在希瓦26公顷的古城里,住着300多户居民,2000多人。如何在文物修复保护的同时改善民众生活条件,是中国文物修复团队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古建筑修复之外,中方工作人员还一并做了环境整治,按照当地传统方式设计了道路和广场的地面铺装,对街道进行了适当的电缆入地、排水管道敷设等基础设施改造,以期实现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两全的目标。
许言特别介绍了希瓦古城环境整治区域照明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这个区域晚上很暗,灯很少。整治之后,就亮起来了。我们现场调试了灯光照射角度和亮度,进行了研究,既能实现展区的照明,又不影响任何一户居民的生活。”
希瓦古城的许多居民都参与了修复工作,这让他们既能照顾家人,又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随着修复工作的完成,原先坑坑洼洼的路铺平了,孩子们上下学不用绕路了,杂物堆放处变成了供人休憩的小广场。
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的小朋友们在安装了灯光系统的清真寺前跳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因为古城保护,中国文保团队与希瓦政府、当地居民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大家互帮互助、彼此尊重、友好交流。”许言说:“我们在古城里边,当地老百姓会来借我们的压面条机。他们自己家烤好的馕,也会给我们送过来。”
“以前,我没有意识到历史会逐渐消失,不懂得希瓦的意义。因为希瓦,我更加热爱我的国家。这次修复机会是宝贵的,古城将恢复它应有的样子,希瓦的历史文化将会继续滋养这里的年轻人。”说这话的是一位叫穆巴拉克的乌兹别克斯坦年轻人,希瓦是他的故乡。在此次希瓦古城修复项目中,他担任翻译一职。
另一位项目翻译迪安黎说,“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十分有意义,一方面使我快速提高了中文水平,另一方面我也了解了中国的文物保护理念。更重要的是,下次我带家人或者游客来希瓦的时候,能够自豪地告诉他们:我参与了这个古城的修复工作!我希望希瓦古城的孩子们都能去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也希望中国的孩子们能够来希瓦古城走一走、看一看!”
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文物保护援外工程稳步开展,得到受援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推动人文交流、厚植民心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