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水 宝鸡城(我与一座城)
我出生在秦岭北麓、渭水南岸的一个小村庄,村庄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鼓镇那时候还叫石坝河乡,小时候,父亲让我坐在炕头背诵唐诗,背到韩愈《石鼓歌》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距离我家不远的一个村子竟然出土过著名的石鼓。后来我到杨凌读中专,终于明白了石鼓的历史价值。那时候和学校文学社的诗友们谈起韩愈这首诗,我心中充满了自豪。

试管助孕生子包成功
复制微信号
我的老家距离宝鸡市有七公里的路程,老家相对城区地势较高,从家里去城里,全是下坡路,而从城里返回时,自然变成了上坡路。记忆中,父亲骑着他那辆破旧的二八加重飞鸽自行车,我坐在铁锹把粗的横梁上,哥哥坐在后座上。那时候路是砂石路,下过雨后路面坑坑洼洼,有时父亲忘了减速,我的屁股就会弹起来又坐下,突如其来的一阵疼痛不言而喻。
那时家里有几亩苹果园,卖果子就得去城里。这段路上,母亲总是又喜又忧。喜的是秋天她骑着自行车带两大竹筐苹果去城里,下坡路一点都不费力,只需刹车就可以;忧的则是,母亲每天要骑自行车去城里饭店收剩饭,回来给猪当饲料,去时两只空铁桶叮当作响,母亲身轻如燕,回来时则沉重如山。为了给母亲解忧,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在学校门口的大坡下等母亲,给她搭把手。
我的中学在城南,那里是城区和一个城中村的接合处。上初中后,我每天往返于农村和城里。看着城里新奇的事物,我心底里总会生出一种美好的向往。
中学毕业那年,我坐上绿皮火车,一路向东,到了杨凌上中专。毕业后外出打工,更是越走越远,先到咸阳,再到西安,然后到东莞。后来又回到故乡选择了参军,到了贵州。在贵州的两年时光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乡的一草一木。
退伍回到宝鸡那天,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在火车站接我。出了火车站,我径直走进一家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