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诗意之城(我与一座城)

  第一次到江津城,是四十多年前的事。那天,我在成渝线上的德感火车站下车,过长江轮渡,下了码头后就进入江津城的一条小街。这里有个机关,会议室里正在开钟云舫的研讨会。我在会场外听了一会儿,感受到了热烈的研讨氛围。

微信号:16717120005
试管助孕生子包成功
复制微信号

  早前,我就听说过清末江津秀才、“长联圣手”钟云舫的大名。他在江津妇孺皆知,坊间还流传着他的许多诗联故事。

江津,诗意之城(我与一座城)

  走过小巷,穿过长长的正街,就到了东门外公园。公园旁边有一排玻璃宣传橱窗,里面展示的全是用毛笔抄下的诗词作品,排版很美观,过往行人都放慢脚步站在橱窗前欣赏。上前询问我才知道,这是城里文化馆办的“诗窗会”。每月一期,在橱窗里展示市民投稿的优秀作品。

江津,诗意之城(我与一座城)

  那时江津县城不大,只用四十来分钟就能逛完。长江由西而来,流成一个大大的“几”字形状,县城就像“凡”字中间的一“点”。县城西、北、东三面临江水,只有南面才与陆地连接。所以,江津城又被称为“几江城”。

  后来,我考到乡政府,负责文化工作,常去县城文化局办事。文化局旁边是一栋古风古韵的“江公享堂”,石刻门楹非常醒目。我曾进去逛过两趟。这是明代著名诗人、江津乡贤江渊的宅第。江渊写了许多诗,其中江津前后八景诗脍炙人口。

  再以后,我调到县城城郊的一个街道工作,开始真正熟悉和亲近江津这座城。江津有着诗词文化富矿。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船过江津龙门滩,写下气势恢宏的《过巴龙门》。司马光、黄庭坚、王十朋、范成大、冯时行、晁公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