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剃头匠”眼中的乡村之变

遇到闵文田时,他正要去给一位老乡“上门剃头”,我们决定载他一程。路上,汽车绕着山头左摇右摆,这位58岁的“剃头匠”渐渐打开心扉。他瞅着窗外的山塬、田垄,聊起自己的故事。

微信号:17027022222
试管助孕生子包成功
复制微信号

闵文田的家乡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义村。30多年前,他的父亲在赶集时买回一把手动的剃头推子,构造十分简单,在当时却是“稀罕货”。后来,热心的闵文田一有空闲就帮村里人义务剃头,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闵文田记得,每年麦子一熟,就到了自己最忙的时候:“那会儿家家户户都在田里割麦子,正好可以凑到一起剃头。我忙完地里的活儿就忙‘头上’的活儿。”闵文田剃头也像割麦子一样利索。“那时候图个简单省事,没有发型,全剃光头。只要把飘进头发的麦皮子梳掉,推几下就完事了。”

一位“剃头匠”眼中的乡村之变

说话间,汽车穿过一片高标准农田,农机在田间“劳作”。“现在农机合作社的机械化服务替代了双手,‘庄稼人’能腾出手外出务工。村里产业也丰富了,割完麦子,还要晾花椒、收玉米、种油菜,外地市场都抢着要。”闵文田望向田边的青壮年。

一位“剃头匠”眼中的乡村之变

“最近农忙,年轻人回来盯农活、‘抢’农机了。”闵文田张大嘴巴:“又有几个没见过的‘时兴头’!这些年,村里人都去县城的理发店弄头发,不光要烫染,还要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