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作家学者交流座谈会圆满举办
人民网吉隆坡5月28日电 (记者张矜若、杨一)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协办的“文化互鉴,美美与共”中马作家学者交流座谈会,于5月26日圆满召开。中马11位作家学者出席本次活动。作为2023吉隆披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活动之一,本场座谈会受到本地读者热烈关注,现场有200余位读者参与,回响热烈。

试管助孕生子包成功
复制微信号
此次座谈会邀请到马来西亚拿督斯里何国忠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贺耀敏作为致辞嘉宾,由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院长伍燕翎担任主持人。
中马作家学者交流座谈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致辞中,贺耀敏教授表示:“中马两国今日从经济到教育、文化的蓬勃交流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是过去数十年来两国从民间到政府间不懈努力,不断通过精诚对话而促成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所达致的成果。”他希望,未来亚洲文明、东方文明以及中国文明能有更大的发展。
马来西亚前高教部副部长拿督斯里何国忠指出,自己曾有机会参与在中马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也见证了两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往来。
主题发言环节,围绕话题“文学交流”,中国作家刘震云讲到,文学可以让彼此迅速熟悉。 文化差异不可避免,但人的基本情感仍是相通的。在各种各样的交流中,最节省成本的交流,就是文化交流。书籍正是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载体。
中国作家东西表示,在他的作品《没有语言的生活》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父亲是个盲人,儿子是个聋人,儿媳妇是个哑人,他们组成了一个“看不见,听不到和说不出”的家庭。没有比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困难的了,但他们每个人都借用对方的健康器官,完成了不可能的沟通。中国作家跟马来西亚读者的交流障碍,远没有他们三人之间的交流障碍那么巨大。所以,他相信并期待,亚洲作家们笔下的故事会率先得到近邻各国的重视,并优先于欧美读者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马来西亚作家戴小华说:“文学是世界民族交往、心灵沟通的工具之一,也是促进全世界文明发展的方法之一。一个民族的文学只有在与国外民族文学的交往、影响、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