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交流互鉴 增进人民友谊(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推动交流互鉴  增进人民友谊(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一名画师在布哈拉一处集市内创作有关古丝绸之路的画作。

微信号:16717120005
试管助孕生子包成功
复制微信号
推动交流互鉴  增进人民友谊(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在布哈拉雅克城堡内,手工艺人正在制作极具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

推动交流互鉴  增进人民友谊(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在位于撒马尔罕的兀鲁伯天文台,讲解员介绍中乌在天文学等领域的交流历史。

推动交流互鉴  增进人民友谊(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教授阿尔齐耶夫・科米利翁(左)和中国同事一起整理归档出土文物。

推动交流互鉴  增进人民友谊(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希瓦古城广场上的手工艺人扎米拉(右)和孩子。

推动交流互鉴  增进人民友谊(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俯瞰希瓦古城。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王骁波摄

  古丝绸之路绵亘千年,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

  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等古城都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日前,在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框架下,本报记者应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邀请,在这些城市进行了采访。受访人士纷纷表示,乌中人文交流正不断迈上新台阶,两国人民友谊持续深化。

  联合考古――

  再现丝路古城昔日荣光

  在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里,中乌两国考古工作者正一起整理归档从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拉巴特等遗址发掘的文物。自2017年至今,中乌联合考古队已在相关遗址发掘出镜子、簪、耳环、手镯等铜器,盆、钵、罐、壶等陶器,剑、带扣、刀等铁器,以及各种材质串珠、金箔饰片等古代月氏文化的遗存文物。

  “联合考古队发掘出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分属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将在完善这些文物的资料信息后,把它们收藏到博物馆中。”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教授阿尔齐耶夫・科米利翁表示,乌中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将丝路古城的辉煌历史重新展现给世人。

  苏尔汉河州首府铁尔梅兹在《大唐西域记》中被称作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